整个昌南市被一桩突如其来的金店劫案搅得沸沸扬扬。
市局投入了大量警力,各个出城要道设卡盘查,几乎把地皮刮了三尺。那三辆电动车,却像水滴融入大海,凭空消失了。监控探头要么老化模糊,要么被巧妙避开,有价值的线索寥寥。金店的摄像头也只拍到三个人戴头套,穿兰色工装上衣,其他就没什么明显特征了。
悬赏公告贴满了大街小巷,金额诱人,提供线索的电话响个不停,可惜多是捕风捉影,浪费警力。
一天过去了,案子毫无进展,卡壳了。
舆论开始有点压不住。网上已有风言风语,质疑警方办案效率。市局领导压力山大,专案组办公室里烟灰缸堆成了小山,人人脸上都挂着一层焦躁的油汗。
就在这当口,王德标屁颠屁颠从青川跑省城来了。
美其名曰:汇报工作,学习先进经验。
实则,主要是心里那点小算盘拨得响。老领导林万骁在省里站稳了脚跟,势头猛得像坐了火箭。他这旧部,得常走动,烧烧热灶。顺便,也是真有点工作上的困惑想讨个主意。
当然,他并不关心省城发生的那起金店抢劫案。他一青川经开区公安,省城劫案,关他鸟事啊!
他电话打给林万骁,语气恭敬里带着熟稔:“老领导,我德标啊!到省城了,您看啥时候方便,赏光吃个便饭?就咱俩,唠唠嗑。”
林万骁在电话那头笑了笑,心想这王德标真是天生好运啊,早不来,晚不来,这一来就撞上一件大功劳,但他声音一如既往的平稳,听不出情绪:“德标啊,你来得真巧。正好,陆蔓陆队也在省厅,好久没聚了,一起吧。”
王德标一听,更来劲了:“哎呀!那太好了!陆队那是女中豪杰,必须得敬杯酒!”
于是,三人很快约定了在离省厅不远的一家土菜馆。门脸不起眼,但味道地道,私密性好。老板一看就是懂事的,引他们进了最里间的小包房。
菜上得很快,红烧肉油光锃亮,土鸡汤香气扑鼻,几样小炒锅气十足。
王德标抢着倒酒,白的。给林万骁满上,又给陆蔓倒。陆蔓也没矫情,抬手虚扶一下杯沿,算是谢过。
三杯酒下肚,气氛热络起来。王德标大倒苦水,说经开区工作难,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应付检查评比能累脱一层皮。又夸老领导在青川经开区打的底子好,他现在算是沾光吃老本。
林万骁慢条斯理地剔着鱼刺,偶尔点拨一句两句,都是要害:“难点不怕,找准突破口,一子落而满盘活。检查评比是形式,关键是里子要硬,经济要上去,民生要改善,这才是硬道理。”
王德标点头如捣蒜:“是是是,老领导高见!”
陆蔓话不多,安静吃菜,偶尔插一句,多是关于治安管理或经侦案件协查方面的实务,刀刀见血,听得王德标一愣一愣,暗自感慨这省厅的就是不一样。
酒过三巡,话题不知怎的,就绕到了眼下这桩让全市警察头疼的金店劫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