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万骁深知,表面指标,内部努力固然重要,但省级经开区的考评,绝非简单的数据堆砌和材料汇编,更需要高屋建瓴的视角、专业权威的背书以及来自更高层面的认可与支持。
他盯着墙上那幅巨大的“作战图”,目光最终落在了“专家顾问”和“上级沟通”这两个关键节点上。光自己埋头苦干不行,必须打开门,请进来,走出去。
首先,是“请进来”。 他叫来吉同祥和张宏志。
“材料准备得再漂亮,也只是我们的一面之词。”林万骁手指敲着桌面,“我们需要‘外脑’,需要权威的声音来为我们‘把脉问诊’,甚至‘站台背书’。”
吉同祥立刻领会:“书记,您的意思是,邀请专家组成顾问团?”
“对!”林万骁点头,“立刻拟定一个名单!省社科院、省委政研室、大学里的区域经济、产业规划、公共管理方面的权威学者,还有熟悉省级开发区评审规则的退休老领导,都要请到!不要怕花钱,要用最高的诚意,请最好的专家!”
张宏志有点担心费用:“书记,这专家咨询费、接待费…”
“这钱值得花!”林万骁斩钉截铁,“专家们点石成金的一句话,可能比我们自己折腾一个月都管用!他们的名望,就是我们材料可信度的最好证明!马上做预算,走绿色通道,我批!”
很快,一份份制作精美、措辞谦逊的邀请函从青川经开区飞出,飞向省城各位专家的案头。邀请的理由也很充分:“诚挚聘请您担任青川经开区升级发展顾问,为我区申报省级经开区工作提供宝贵指导和智力支持。”
其次,是“走出去”。 最重要的目标,自然是顾沉舟省长。
直接去办公室汇报?太正式,时间有限,有些话不便深谈。林万骁思忖片刻,有了主意。他让办公室准备了一些青川当地的特色产品:几盒新茶,一些山珍,分量不重,重在心意和特色。周末傍晚,他提前打了个电话。
电话是顾沉舟的秘书接的,片刻后,顾沉舟沉稳的声音传来:“万骁啊?” “省长,没打扰您休息吧?”林万骁语气恭敬,“我这边有点我们青桥镇自己产的茶叶和新下来的菌菇,不值什么钱,就是点新鲜劲儿,想着给您尝尝鲜,顺便…顺便也想跟您汇报一下开发区近期的工作,就几分钟,您看…”
顾沉舟在电话那头似乎笑了笑:“哦?青桥的茶叶我喝过,不错。那你过来吧,正好家里吃完饭,有点时间。”
林万骁心中一喜,连忙道:“好的省长,我马上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