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曜投资考察团离开西明一周后,一份详尽的《关于西明市文旅及清洁能源项目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摆在了沈星澜香港办公室的案头。报告厚达百余页,数据翔实,分析严谨。
沈星澜花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逐字逐句地审阅。窗外维港的景色依旧繁华,但她的心神已完全沉浸在那片遥远的西南边疆。
报告的核心结论是积极且富有建设性的。朗曜投资建议董事会批准对西明市的两个重点项目进行战略性投资:
一、天龙县云雾苗寨保护性旅游开发项目(一期)
· 投资额度:计划总投资18亿元人民币。首期投入8亿元,用于基础设施改造、核心区民居修缮、非遗工坊建设、高端精品民宿集群及游客服务中心建设。
· 就业带动:项目建设期(预计2年)可直接创造约800-1000个建筑、物流等相关就业岗位。项目运营后,预计可直接提供约500个长期稳定就业岗位(包括酒店服务、导游、安保、手工艺制作、文化展演等),并间接带动周边村寨超过1500人从事民宿、餐饮、农产品销售、交通运输等相关服务业。
· 经济贡献:项目进入成熟运营期后(预计开业后第3年),预计年接待高端游客量可达15-20万人次,年均产生直接旅游收入约4-5亿元。通过产业链延伸,预计每年可为西明市额外带动GDP增长约6-8亿元。
· 财政增收:项目运营后,预计每年可为地方财政贡献税收约5000-7000万元(包括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同时,将通过利益联结机制,每年从盈利中提取固定比例(建议不低于10%)反哺村寨集体,用于生态补偿、文化传承和民生改善,预计金额每年800-1200万元。
· 核心亮点:报告强调,该项目并非传统大众旅游,而是定位“高端、小众、深度体验”,强调对苗族原生文化的保护与活态传承。朗曜将引入国际顶级度假酒店管理品牌和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团队,确保项目品质与可持续性。
二、西明市清洁能源分布式光伏及配套产业项目
· 投资额度:计划与国电投等央企合作,共同投资25亿元人民币。朗曜主要负责分布式光伏应用场景开发、储能技术引入及部分设备投资。
· 就业带动:项目建设期可创造约600个技术性岗位。运营期需约200名专业运维和管理人员。更重要的是,项目将带动本地约300-500人接受光伏安装、运维等技能培训,形成本地化新能源技术服务队伍。
· 经济贡献: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预计可达3亿千瓦时,不仅能有效缓解西明市及周边区域的用电压力,替代部分化石能源,每年还可实现碳减排约25万吨。项目带动的设备制造、安装、运维等产业链,预计每年可为西明市贡献GDP约10-12亿元。
· 财政增收:项目运营后,预计每年可为地方财政贡献税收约8000万元-1亿元。同时,通过“光伏+农业”、“光伏+牧业”等模式,可有效提升土地综合利用率,增加农牧民收入。
· 战略意义:报告指出,此投资符合国家“双碳”战略,能提升西明在区域能源格局中的地位,并为朗曜在未来碳交易市场占据先机。
沈星澜合上报告,走到落地窗前。夕阳将天空染成一片绚烂的橘红色。报告中的数字是冰冷的,但其背后所代表的,是数以千计的家庭可能因此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是西明独特的民族文化得以在发展中传承,是那片土地迈向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坚实一步。
这些投资,于公,是朗曜基于市场前景和战略布局的理性决策;于私,何尝不是她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对他倾注心血事业的默默支持,就象从前当记者时,一样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
她回到办公桌前,在报告的审批意见页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并附上建议:“项目具备显着的社会效益与长期投资价值,建议董事会批准。执行过程中,需格外注重文化保护、生态红线与本地利益共享。”
她知道,这份报告和她的建议,将会在朗曜内部经过严格的辩论和审核。但她有信心,凭借扎实的数据分析和长远的战略眼光,说服董事会。
按下内部通话键,她对助理说:“安排一下,我将亲自向投资委员会汇报西明项目。同时,通知张铭总,可以开始与西明方面就投资协议的具体条款进行实质性接触了。”
放下电话,沈星澜长舒了一口气。商业决策的背后,是她复杂难言的心绪。她将以资本的力量,介入那片与他命运紧密相连的土地,推动它向前发展。这既是商业的考量,也是情感的投射。未来会如何,她无法预料,但至少此刻,她做出了自己认为最合适的选择。这笔总额超过四十亿的投资,必将深刻地改变那片土地的样貌,也将在她与林万骁之间,牵起一条更加牢固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