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正是。信国公离京多时,对京中局势应有所了解。如今各方畏首畏尾,不敢深究太仓案,案情一再拖延。

即便我锦衣卫竭力保全证据,亦难彻查。朝臣不愿锦衣卫大动干戈,加之锦衣卫此前受损,尚未恢复元气。”

汤和回想京中情状,思绪翻涌。忽然问道:

“你离京时,陛下可曾主动提及王弼?”

何秋摇头。

汤和面露了然:

“我离京时,陛下亦未提及。三法司不敢查案,陛下却始终沉默,看来陛下也陷入两难。”

“蓝玉,就按何秋所言,披麻戴孝返京,为王弼发丧!既然陛下难下决心,你便去推他一把!”

蓝玉颔首,辞别汤和,随何秋至途中小城置办孝服。

凉国公蓝玉,大明的擎天白玉柱,竟披麻戴孝入京。王弼之事,朝中大臣还能如何遮掩?

谁又敢驳蓝玉颜面,压下此案?

第268章 蓝玉的教诲

蓝玉入京时,天色阴沉,似老天亦觉此非吉日。

带着何秋与常茂,三人赶至定远侯府。见到王弼棺椁,蓝玉再难自持,扑倒痛哭。

蓝玉与王弼交情深厚。王弼素与淮西勋贵交好,常任诸将副手。

因随蓝玉追亡逐北,共破北元王庭,众人皆视其为蓝玉心腹。

当初二人意气风发,蓝玉采纳王弼建议,方能直捣黄龙。

不料短短两年,竟天人永隔,怎不令蓝玉悲痛?

闻蓝玉至定远侯府吊唁,曹国公李景隆、魏国公徐辉祖等勋贵纷纷赶来。

徐辉祖面带哀戚,对蓝玉道:

“凉国公,我……未照看好定远侯。”

蓝玉拭去泪痕,反问:

“他难道还是稚子,须得你们时刻照料?本意原是让他照看你们。事到如今,我无话可说。”

徐辉祖与李景隆等人面上愧色更深,低头默然,依次步入灵堂为王弼敬香。

郁新在家中踌躇多时,终究带上几位户部侍郎同来。他们一到,院中勋贵间便起了一阵轻微 * 动。

何秋也就罢了,是随蓝玉来的,众人不敢多言;可你户部之人,竟也敢踏入定远侯府?

蓝玉抬手止住身后动静,静望郁新问道:“郁尚书此来为何?”

郁新唇齿微动,终化作一声长叹:“户部清查太仓存粮,本是分内之事。无论牵涉何人,必追查到底,绝不纵容!但若有人蒙冤,户部也必为其洗雪冤屈,不容真凶逍遥法外!”

蓝玉眯眼注视郁新良久,终于伸出大手。郁新略作迟疑,也伸手相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