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家丁们狼狈退去,殿前已留下数十具 ** ,伤者更众。幸存的家丁心惊胆战,再不敢向前半步。
孔希学气得暴跳如雷,却已骑虎难下。既然动手,便无法善了。他深知何秋绝不会放过自己。
若今日不能将何秋及其部下全部诛杀于此,孔希学恐怕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第242章 放火烧庙
孔希学面色变幻,最终还是狠下心命令道:“放火!把孔庙烧了!”
身旁的孔家族人犹豫不决,毕竟孔庙供奉的是自家祖先,作为后人亲手烧毁庙堂,实在太过大胆。
见众人迟疑,孔希学怒斥道:“你们这群废物,打又打不过,难道不放火将他们烧死,等着朝廷来抓我们吗!”
对朝廷抓捕处决的恐惧最终压倒了对先祖的敬畏,众人纷纷去搬运柴草。
孔希学冷冷盯着孔庙正殿,今 ** 已下定决心。只要烧毁孔庙,何秋等人一死,他便可矢口否认锦衣卫曾来过,咬定只是一伙盗贼闯入孔庙后畏罪 ** 。
何秋看见外面孔家人不断堆积柴草,不由倒吸一口凉气:“孔家竟如此狠心?这可是孔圣人的庙堂啊,真就舍得烧?”
“大人,趁现在杀出去吧!”一名锦衣卫怯怯地提议。
“不可,”何秋摇头,“此时撤离正合他们心意。等我们一走,他们换掉神主牌,到时便成无凭无据的口舌之争了。”
另一名锦衣卫急问:“难道就眼睁睁看他们放火?”
何秋沉吟片刻,道:“再等等。我不信他们真敢烧孔庙。况且王大人率领的人马应当快到了,届时一切就好办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心里有些后悔今日太过冒进。若等到王申带领数百锦衣卫抵达曲阜再闯孔庙,局面便不会如此被动。
孔希学却是铁了心要烧庙。事关全族生死,他不得不下狠手。即便烧不死何秋,只要毁去元代的神主牌,日后尚可周旋——毕竟锦衣卫名声素来不佳。
“点火!”
随着孔希学一声令下,孔家人用火折子点燃了殿外堆积的柴草。
何秋见势不妙,立即带领几名尚有气力的锦衣卫冲出,挥刀乱砍驱散孔家奴仆,奋力将燃烧的柴草挑开,使其远离正殿。
孔希学急得连连叫喊,但奴仆们已无人敢上前与何秋等人交锋。
正在此时,屈服的知县带着衙役赶到了。
孔希学急忙迎上前道:“孔县令,你来得正好!正殿里闯进一伙贼人,武力高强,我一时奈何不得,快带你的人诛杀他们!”
这位曲阜知县毫不迟疑,立即命衙役冲向正殿。
此事不难理解:自元代起,曲阜知县便由孔家自行任命,明代沿袭此制。有时由衍圣公兼任,有时由衍圣公指定孔氏族人担任。这小小的曲阜俨然国中之国,县衙上下差役皆是孔家人。
即便是山东的布政使与按察使也对孔家无可奈何,除了皇帝亲自下旨,别的官员根本无权过问曲阜知县的事务,顶多只有御史能够根据传闻上奏弹劾。
尽管朱元璋下令取消了孔家这一特权,但因时间仓促,新任官员还未选定,因此曲阜知县一职仍由孔家人担任。
这也正是孔家在曲阜横行霸道的原因,他们在此地一手遮天,早已习惯了嚣张跋扈。
孔县令手下的衙役虽然比孔家的家仆稍强一些,但与何秋带领的锦衣卫相比还是逊色不少。
这些人平日里在曲阜作威作福,从未经历过真正的战斗,欺负百姓倒是拿手,真正打斗起来却不堪一击,手里拿的不过是水火棍,连刀都没有。
所以刚一和何秋手下的锦衣卫交手,就被打得惨叫连连,个个受伤。
孔希学的脸色更加难看,看来依靠这些衙役也是无济于事,不如直接放火来得干脆!
“放火!”
听到孔希学的命令,孔家的家仆们纷纷绕到正殿侧面点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