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本王实在太喜欢了!”
朱棣一边说着,一边又往嘴里送了几勺土豆泥,那模样仿佛在享受世间少有的美味。
姚广孝等人见状,也纷纷盛起土豆饭,跟着吃得津津有味。
和先前那碗黄米粥相比,众人都觉得这土豆泥实在香得很。
何秋又适时端上了酸辣土豆丝和土豆炖牛肉,供众人配饭。
这两道都是传统名菜。
虽然朱棣与姚广孝等人初次品尝,却很快被其风味征服,连连称赞不已。
待土豆宴毕,朱棣紧握着何秋的手不肯松开。
“何先生真乃神人!您培育的土豆,产量如此之高、口味如此之好,实是天下万民之福。本王代苍生感谢您的功绩!”
说罢,朱棣竟单膝跪地,向何秋行礼。
这一幕令姚广孝等人大为震惊。
毕竟大明藩王向来只跪皇帝,今日朱棣竟向何秋下跪,实在罕见。
何秋也愣了愣,才连忙扶起朱棣道:“殿下太客气了,你我既为友人,这等小事不必言谢。”
朱棣感慨道:“何先生太过谦逊,这哪里是小事?这是足以名垂千古的大功啊!有这土豆在,不出三年,顺天府百姓定能不再挨饿。”
何秋挑眉又道:“殿下,土豆除济民之外,还有更大用处。”
朱棣不解:“这不就是粮食吗?还有何用?”
何秋微眯双眼,意味深长道:“土豆耐寒,宜于辽东、大漠等地耕种……殿下可明白了?”
朱棣初时不解,略一思忖,眼中顿时亮了起来。
“何先生,此话当真?”
他神色急切地追问。
何秋点头:“绝无虚言。”
小主,
“这……这土豆简直是神器!有此物在手,大明关外之敌必将瓦解,哈哈哈!”
朱棣兴奋得仰天大笑,连连挥拳,难掩激动之情。
关外素为不毛之地,几无产出,因此朝中世家大族对关外兴趣寥寥,也不支持朝廷对外用兵。
可若大漠能成产粮之地,那些世家必然趋之若鹜……
明朝的世家大族虽不重财,对良田沃土却有着本能的渴望……他们绝非善类,为争水源、田地,甚至不惜发动百人械斗。
倘若土豆真在关外种成,关外之敌必将斗志大减。
那些世家大族也将竭尽全力支持朝廷对外征战,以此换取大量土地。
届时,大明朝在关外的敌人必将全面溃败。
这正是朱棣欣喜的根本缘由。
何秋见朱棣已经明白其中关节,便轻拍他的肩头说道:“殿下果然聪慧过人,关于土豆的种植方法,我已编撰成册,殿下可将册子与院中土豆一并带走,我有些倦了,想要歇息。”
这已是送客之意。
朱棣连忙命人搬运土豆,自己则恭敬地将那本种植手册接了过来。
对于寻常百姓而言,这册子或许一文不值,
但对朱棣这位藩王来说,却是无价之宝。
待土豆搬运完毕,朱棣临行前又再三向何秋道谢。
……
另一头,应天府皇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