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轮推杯换盏后,桌上的十几罐啤酒都被四人喝完了。

一连几天,何秋每天都带着朱棣去丛林深处寻找麦芽苗,用来酿造啤酒。

秋意虽至,暑气未消。

能在荒无人烟的原始森林中饮到冰镇美酒,实在算得上一桩乐事。这些日子对朱棣来说,可谓逍遥快活,他几乎将要前往封地就藩的正事抛在了脑后。

夜色渐深,竹屋内烛光摇曳。

"殿下,您就藩的期限已过半月,我们该启程了。"老和尚道衍见朱棣这些时日过得太过闲适,担心他耽于安乐,便出声提醒。

"法师先前不是说此时离去恐有性命之忧吗?"朱棣面露困惑。离开?他实在不愿。这竹屋中的山珍海味胜过宫廷御膳,与何秋相处更让他获益良多。

"彼时我等不熟悉此地环境。如今燕王已适应林中生活,正是离去的最佳时机。望殿下莫要因贪图安逸而忘了职责。"道衍正色劝诫。

"那何先生......"朱棣欲言又止,目光中流露着想邀何秋同行的意愿。

"何施主的命数老衲难以参透。既然他不愿出山,我们也不必强求。"道衍深知,像何秋这般奇才,寻常人难以说动。请高人出山,本就是件难事。

朱棣微微颔首,若有所思。这段时日里,何秋展现的种种见识令他大开眼界。这样的人才若能入朝为官,必是大明之福。可惜何秋始终不信他是大明王爷,对出山之事更是避而不谈。

"实在可惜。"朱棣心中暗叹,转而对道衍说:"再停留三日罢。若三日内仍不能打动先生,我们便离开。"

与此同时,原始丛林外围已驻扎众多军帐。

主帐内,蓝玉听完探子回报,确认燕王很可能迷失在这片原始丛林之中。

"可有营救之策?"冯胜询问道。

"我能有什么办法!"蓝玉没好气地哼了一声,"据当地人说,这片丛林绵延百里,猛兽横行,进去的人九死一生!"

"陛下只给了七日期限,如今只剩两日了。"冯胜面带忧色,"期限一到若寻不回燕王,你我都要掉脑袋。"

此言令蓝玉脊背发凉。他虽与藩王不睦,却深知朱元璋的手段。那位可是杀伐果决的君主。

"容我再思量思量。"蓝玉扶额沉思。

"那你好好想。"冯胜拍了拍他的肩膀,起身离去。

待冯胜走后,蓝玉眼中掠过一丝杀机,朝帐外喝道:"来人!"

一名身着铠甲的年轻人步入营帐。

“义父!”

年轻人单膝跪地,抱拳行礼。

此人是蓝玉的义子蓝铁心,官居千户之职。

“铁心,你随为父征战多年,是最得我心的义子。”

蓝玉凝视着最器重的义子,沉声道:“为父只问你一句,燕王是否就在这片丛林之中?”

“千真万确。”

蓝铁心神色凝重地答道。

“好!”

得到确切的答复,蓝玉眼中闪过一道寒光:“现在为父要交给你一件要事,务必办得干净利落!”

“请义父吩咐!”

“我给你百名亲信,今夜潜入丛林,找到燕王,然后......”

蓝玉没有把话说完,而是抬手在颈间一划。

“义父,这......”

听闻蓝玉要刺杀燕王,蓝铁心顿时心头一紧。

朱棣贵为燕王,当朝皇子,弑杀皇族可是株连九族的大罪。

蓝玉这般行事,与谋反无异。

“怎么?怕了?”

蓝玉眉峰一挑,语气森冷。

他敬畏朱元璋,却不代表会畏惧朱棣。

况且朱棣的封地顺天府正值他的管辖范围。

若让朱棣安然抵达封地,他这将军岂不成了虚衔?

半生戎马,最终为朱元璋的儿子做嫁衣?

蓝玉岂愿拱手相让?

更不用说,他早已察觉朱棣身负帝王之气。

此刻正是铲除朱棣的绝佳时机。

除去朱棣,对他与太子皆有裨益。

至于如何向朝廷交代,只需上奏声称朱棣遭遇意外便可。

山高路远,朝廷又能查到什么?

“遵命!”

深知蓝玉秉性的蓝铁心把心一横,接下了使命。

“记住,事成之后不可留下任何痕迹,必要时纵火焚山!”

蓝玉郑重嘱咐。

“孩儿明白!”

“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