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胡族结盟,据臣麾下斥候所报,至少六十万大军压境。臣杨端和镇守大秦北疆多年,虽已年迈,仍誓死扞卫边关。然敌众我寡,北方守军仅二十万之数,恐难抵挡胡骑铁蹄。恳请监国速发援兵,以保边境百万黎民安危。臣杨端和顿首再拜!”
竹简合拢的脆响在殿内回荡,宣旨宦官双手微颤,额角沁出细密汗珠。
阶下群臣面色骤变,先前种种纷争此刻尽数化作凝重。六十万胡骑联袂南下,这个数字令满朝文武脊背生寒。
“胡人素来互相攻伐,如今竟敢合兵犯境!”
“单是匈奴一部尚不足惧,可五部联军...杨将军如何以二十万兵马抵御?”
“云中、雁门、代郡三地百姓逾百万,若让胡人破关...”
“当务之急须立即调兵遣将!”
“胡人此番来者不善,非寻常劫掠可比!”
议论声中,“武安君”三字频频响起。陈麟立于朝堂,目光掠过面如土色的周青尘。多数朝臣虽畏他如虎,却无人能否认他横扫六国的谋略。值此胡人大举进犯之际,夺其兵权实非明智之举。
周青尘喉结滚动,终是哑然。他明白这场天降陨石的谋划,已然随着边关急报化为泡影。待战事平息,谁还会记得今日之事?若武安君凯旋,其威望更将如日中天。至于对方承诺的交还兵权...周青尘指甲深深掐入掌心,不敢想象淳于越得知后的反应。
殿中喧嚣忽止,老将王翦踏出班列,甲胄铿锵作响:
“监国明鉴,杨端和乃臣旧部,其人所报六十万必是保守之数。胡骑虽不善攻城,然二十万守军绝难久持。臣王翦 ** ——”
小主,
“请监国任命武安君为三军主帅,率六十万大 ** 速北上!”
“战机稍纵即逝,若再犹豫,北疆百姓必将陷入战火!”
“征讨胡虏之事,望监国相信武安君,相信臣,相信蒙武!”
“王翦虽年长于杨端和,但老夫仍能挥得动秦剑!”
“此番北上,誓将胡人逐出边关!”
王翦语气铿锵,目光如炬地望向殿上的扶苏。
话音刚落,蒙武、蒙恬、王贲三人同时出列。
“恳请监国发兵,末将等必叫胡虏有来无回!”
陈麟缓步上前,立于王翦身侧,距扶苏仅十步之遥。
“公子!”
“臣曾向公子禀明,胡虏凶残暴虐,劫掠杀戮无所不为。”
“公子素怀仁德之心,岂能坐视北疆百姓遭难?”
“望公子信任臣等!”
“臣必不负重托,誓死扞卫大秦!”
扶苏跪坐于案前,神情恍惚,稚嫩的面庞透着一丝无措。
年仅十二岁的少年,此刻难免心生动摇。
王绾见状上前:“公子,胡人犯境,唯有出兵迎战!”
虽知大秦粮草吃紧,但胡人正是算准大秦灾荒不断。若示弱退缩,胡虏必定得寸进尺!
“请监国速下军令!”
众臣再度 ** ,眉宇间尽是焦灼。若陛下在位,此刻早已调兵遣将。可监国这般迟疑,恐误战机!
扶苏缓缓抬头,眼中竟透着挣扎:“诸卿……以战止战,真是上策么?”
他心中煎熬——一旦开战,多少将士将埋骨沙场?每个士卒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啊。
此言一出,满朝寂静。
王翦愕然,王绾瞠目,尉缭无言,百官皆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