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呼啸的巡航导弹完成第一波次饱和式打击,将预设的关键节点化为一片火海与废墟后,辽阔海面上,巨大的“复兴”号航空母舰如同移动的钢铁山峦,破浪前行。
甲板上,一片肃杀繁忙。地勤人员身着各色马甲,在震耳欲聋的引擎轰鸣声中,做着最后的检查与手势交流。
第一批次起飞的歼-35隐身战斗机和歼-15T重型舰载战斗机,已经依次从弹射器和滑跃甲板上怒吼着升空,在湛蓝的天幕下组成凌厉的攻击编队,直扑远方硝烟弥漫的列岛。
它们是第一攻击波次的先锋,任务是清扫残敌,建立绝对的制空猎杀区,并为后续打击铺平道路。
“各机组注意,按计划进入巡逻空域,建立猎杀区。”
“清理任何敢于升空的敌机,确保制空权!”
频道里,预警机传来的命令冰冷、简洁,不带一丝感情,却让每一位飞行员血脉贲张。
李锐,复兴号航母舰载航空兵部队的歼-15T“飞鲨”飞行员,此刻正稳稳驾驶着他编号107的座机,跟随大编队飞行在万米高空。
窗外阳光刺眼,云海在下方铺展,但他的目光却紧紧锁定着前方逐渐清晰的海岸线,以及那片被浓烟与火光笼罩的大地。
他的机腹和机翼挂架上,满满当当地挂载着各种精确制导炸弹和对地攻击弹药,冰冷的金属外壳在阳光下反射着危险的光芒。
他的心情,如同座舱外偶尔湍动的气流,激动、亢奋,深处还夹杂着一丝难以言喻的、近乎不真实的恍惚。
为了能出现在这里,飞在这条航路上,就在几天前,他在航母上亲身经历了一场没有硝烟却激烈无比的“战斗”。
当“第一波”打击任务名单即将确定的消息在飞行员待机室传开时,整个房间仿佛被投入了一颗炸弹。瞬间的寂静之后,是几乎要掀翻屋顶的喧嚣。
人人都清楚这“第一波”意味着什么——不仅是极高的荣誉,更是亲手书写历史、告慰先辈的机会,是深植于每个知悉那段惨痛历史的军人心中沉甸甸的夙愿。
“我去!我模拟成绩最好!”
“论对地攻击精度,我上次考核是第一!”
“我熟悉目标区域的气象和地貌特征!”
争吵声、请战声几乎要冲破舱壁。
平日里生死与共的战友,此刻为了这几个宝贵的名额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甚至有人激动地拍起了桌子,气氛紧张得一触即发。
李锐也同样如此,他脖颈青筋暴起,据理力争,声音因为激动而沙哑。
最终,高层采取了最古老,却也在此刻最显公平的方式——抓阄。
那一刻,所有飞行员围拢在一起,空气凝重得几乎能滴出水来。
政委拿着一顶军帽,里面是折叠好的纸条。每个人都屏住呼吸,依次上前,伸手,抽取那决定命运的方寸纸片。
李锐感到自己的手在微微颤抖,当他从政委那深蓝色的帽檐下抽出那张纸条时,指尖甚至有些冰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