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孤舟蓑笠

清朝小说集 黄佳华 1631 字 20天前

乾清宫内,烛火摇曳。

康熙站在赫舍里生前的寝殿中央,手指轻抚过妆台。空气中残留着药香,那是太医们为救赫舍里性命熬煮汤药留下的气息。

“皇上,太子已经安睡了。”梁九功轻声禀报。

康熙微微点头,目光却未从妆台上移开。三天前,赫舍里拼尽最后一丝力气诞下胤礽后撒手人寰,他甚至来不及与她道别。如今,这个刚出生就被立为太子的孩子成了她留给他的唯一血脉。

“把赫舍里的东西都整理出来。”康熙的声音有些沙哑,“朕要亲自过目。”

梁九功领命而去,不一会儿,几个宫女捧着漆木箱子进来,小心翼翼地放在地上。康熙挥退众人,独自蹲下身,打开第一个箱子。里面整齐叠放着赫舍里的衣物,最上面是一件绣着兰花的藕荷色常服——那是她最爱穿的一件。

康熙的手指轻轻触碰那细腻的绸缎,仿佛还能感受到她的体温。他深吸一口气,将衣物一件件取出,每一件都勾起一段回忆。在最底层,他发现了一个用蓝布包裹的方形物件。

解开布包,里面是一本装帧精美的册子,封面上用娟秀的字迹写着《帝王起居注》。康熙眉头微蹙,这不是内务府记录的版本。翻开第一页,他的呼吸顿时凝滞——这是赫舍里的笔迹。

“康熙四年三月初七,玄烨今日在乾清宫召见汉臣,谈及江南税赋。他言谈间对汉臣颇多尊重,令我想起祖父常说‘满汉一家’的理想。但愿这份心意能长久保持...”

康熙的指尖微微发抖。他从未想过,赫舍里竟会如此细致地记录他的言行。他快速翻动书页,每一页都记载着他的所作所为,以及赫舍里或赞赏或忧虑的评注。

“康熙六年腊月,玄烨因索额图进言,削减汉官俸禄。他明知此举不妥,却碍于满臣压力而妥协。夜里他辗转难眠,我知他心中矛盾,却不敢多言...”

康熙的心脏猛地一缩。那确实是他执政早期的重大失误之一,导致江南汉人士绅离心。他从未向任何人表露过当时的心境,而赫舍里却看得如此透彻。

“康熙八年春,明珠提议圈占汉民良田分给八旗子弟。玄烨虽未当场应允,但神色已有松动。我忧心如焚,若此令一下,满汉隔阂将更难弥合...”

康熙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这些年来,他确实在满汉问题上摇摆不定。一方面深知需要笼络汉人士绅,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顾及满洲贵族的利益。赫舍里竟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翻到最后一页,康熙的手突然僵住了。那页纸上只有一行字:

“愿君视汉满如左右手。”

墨迹新鲜,似乎是不久前才写下的。康熙的眼前浮现出赫舍里伏案疾书的画面——她是在什么时候写下这句话的?是在临产前预感不测,还是早就想对他说的肺腑之言?

一滴泪水不受控制地落在纸页上,康熙急忙用手去擦,却意外发现这页纸比其他页略厚。他小心地捏住页角,发现竟然是两张纸粘合在一起。

“这是...”康熙的心跳加速,他轻轻剥离粘连的纸张,发现中间藏着一张薄如蝉翼的宣纸,上面有墨迹渗透的痕迹,但字迹模糊难辨。他举起纸张对着烛光,隐约可见几个断断续续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