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章 四方会谈(下)

大明元辅 云无风 2245 字 12天前

首先是打这场仗划不划算。“划不划算”听起来虽然有些俗气,但任何政治家考虑问题一定会首先考虑这一点。

后世有西方媒体抨击普京,说他冷酷、狡猾、毫无信义等等,有外国记者问他对此怎么看,普京就回答说:我没有听过,但我觉得一个国家领导人,他首先需要拥有的是智慧。

而考虑“划不划算”,就是智慧的一种基本体现。

在恰台吉看来,跟图们火拼一场,恐怕多半是个亏本买卖。

尤其是当前这件事,如果真这么做了,那么本身就是土默特不遵守规矩在前,图们倘若果然选择开战,在蒙古人眼里,他肯定是出于维护达延汗所订立的法制,以及蒙古人遵循了百年的传统这个目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可以算是一种“大义”,所以在这一点上,土默特方面乃是理亏的一方。

那么,好处呢?总得有好处才值得衡量啊。

第一个好处,就是从今往后的彻辰汗都不必仰赖只剩一个察哈尔部的大汗之鼻息了,而且如果操作得法,彻辰汗将能名正言顺地统管东西鄂尔多斯部,使土默特本部和青海土默特连成一片(实际上中间还隔了大明的陕西行都司,即甘肃)。

换句话说,大汗(俺答汗)这一生的功业,将在此战胜利之后被合法化。

第二个好处,则是此战因为有大明的干涉,土默特只要顺从大明的意思与察哈尔闹翻,则几乎一定会被大明视为“自己人”,不说现在的互市肯定能被保留,说不定还会准许开设更多的互市地点,甚至还有可能进一步放宽互市中的某些限制——比方说铁器制品。

铁器制品这个问题,这几年其实已经成了一个大问题,主要是因为土默特的农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对于铁器农具的缺乏就显得越来越严重,比方说你开垦荒地,总不能用手挖吧?于是铁犁、锄头之类,就属于硬性需求。

然而土默特自己干不成这件事,只能依赖大明,但大明又限制铁器出关,这不就急死人了?明明京华的铁质农具物美价廉,但土默特只能干瞪眼买不着,可想而知土默特人有多少人急得眼睛都红了,可以说越是农业化程度高的部落,在这件事上就越着急。

把汉那吉肯定是最急的,其次就是钟金哈屯,因为大板升城的汉人百姓最多,而归化王庭仅次其后,他们对于铁制农具的需求最大也最迫切。

所以说,他们两人为什么越是亲明就越离不开大明,见了高务实之后更是倾心巴结?因为高务实对大明的政策走向明显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同时他还是京华的东家,是大明冶铁业的绝对霸主,你买铁器不找他还能找谁?

别提大明的官营冶铁业了,他们的成本始终居高不下,听说这几天北方的官营冶铁厂发现的新的赚钱门路:拿朝廷的拨款去开平找京华买铁,买到之后直接转手交给朝廷,那些铁、钢,质量杠杠的不说,还能免去他们无数的麻烦工序,而直接从中赚一笔钱,简直不要太爽!

至于朝廷亏不亏……管他呢,朝廷有几个买卖它能不亏啊,就多我这一门了?

而京华的态度也很简单:我是个做买卖的,你是朝廷机构,合理合法的找我买铁,这又不违反大明律,我为什么不卖?

所以,如果此战之后能够促使大明放开铁器出口——至少是铁质农具出口,那对土默特而言就一定是划算的!

好吧,名声大不过利益,这件事要论划算,那还是跟着大明混比较划算。

剩下的,就是打仗的问题了,或者说,就是怎么打赢,以及赢到什么程度的问题。

怎么打赢,这在恰台吉看来只是个单纯的军事问题,军事问题比较好办,可以先放一放再说,先得想明白的是,赢到什么程度更划算。

直接打爆察哈尔?先不说办不办得到,至少恰台吉认为这并不好。

有赖于汉人属民越来越多,别说把汉那吉和钟金哈屯这种哈明派,就算恰台吉都听到不少汉人的学问,比方说“狡兔死,走狗烹”。